
慢性凍甲的治療—我適合甲床重建還是指甲矯正?
2025-02-17
黑痣變白痣! 宜切片追蹤檢查
2025-03-23文/江紀萱醫師
85歲的藍伯伯走進診間,拿下帽子與口罩,指著臉上一塊塊粗粗的皮膚問道:「醫師,我這個斑可以治療嗎?」
我用肉眼觀察,病人不僅臉上有病灶,連耳朵、胸口與手臂也都佈滿了紅褐色粗糙脫屑的斑塊。用皮膚鏡仔細一瞧,發現網狀分布的粉紅色血管,以及粗糙黃白色的角質堆積,是標準的「日光性角化」。
進一步細問病人的工作,年輕時便開始務農,屬於長時間接受陽光曝曬的危險族群。
什麼是日光性角化?
日光性角化是由於長期暴露於紫外線造成的皮膚病變,屬於癌前病變,可能發展為皮膚鱗狀細胞癌,與良性的老人斑有所不同。
常見症狀有(1)皮膚粗糙、脫屑或結痂、(2)紅色、棕色或膚色斑塊、(3)有時會出現皮膚刺痛、灼熱或癢感、(4)主要出現在臉部、手背、耳朵、頭皮(特別是禿頭者)、(5)摸皮膚表面會有些許粗糙感,用摸的會比用看的來得容易辨識。高風險族群為長時間曝曬陽光的人(例如里港地區的養殖業、農業、園藝等等)。
皮膚科醫師使用皮膚鏡檢查可以觀察到日光性角化的特徵,而不單單只是當做一般的濕疹或是黑斑處理,因為5-10%的日光性角化症會演變成鱗狀細胞癌,建議患者須嚴格的防曬及定期接受皮膚專科醫師的診察及治療,能降低病灶產生癌變的機率,以及盡早接受正確的治療。
治療方式可以分為:
- 冷凍治療:利用液態氮凍結病變組織,使其自然脫落,兩到三週治療一次,皮膚專科診所便能治療。
- 外用藥物:如5-FU或樂得美藥膏(Imiquimod)等免疫調節劑,需自費特殊藥劑,診所不一定有此藥。
- 光動力治療(Photodynamic therapy):使用感光劑配合特殊光照破壞病變細胞,通常要去大醫院才能做。
- 手術:適用於較嚴重或頑固病變,或是已經進展為鱗狀細胞癌的病灶。
平日也建議病人要做防曬:
- 使用SPF 50、PA+++以上的防曬乳,一張臉需擦十元硬幣大小的量。
- 戴帽子、太陽眼鏡,穿長袖衣物。
- 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強烈陽光。
定期皮膚檢查:定期找皮膚專科醫師追蹤與治療,減少病變為鱗狀細胞癌的風險。